![]() |
1.爆炸物 不穩(wěn)定爆炸物、1.1、1.2、 1.3 2. 自反應物質(zhì)A型、B型(易燃、爆 炸) 3. 有機過氧化物A型、B型(爆炸、 易燃) |
![]() |
1. 易燃氣體類別1; 2. 易燃氣溶膠類別1、2; 3. 易燃液體類別1、2、3; 4. 易燃固體類別1、2; 5. 自反應物質(zhì)類別B、C、D、E、F; 6. 發(fā)火固體類別1; 7. 發(fā)火液體類別1; 8. 自熱物質(zhì)類別1、2; 9. 有機過氧化物類別B、C、D、E、F; 10. 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物質(zhì)類別1、2、3; |
![]() |
1.氧化性氣體 2. 氧化性液體 類別1、2、3 3. 氧化性固體 類別1、2、3 |
![]() |
壓力下氣體 壓縮氣體、液化氣體、冷凍液化氣體、溶解氣體 |
![]() |
1. 金屬腐蝕物 2. 皮膚腐蝕/刺激 類別1A、1B、1C 3. 嚴重眼損傷/眼睛刺激性 類別1 |
![]() |
急性毒性 類別1、2、3 |
![]() |
1. 急性毒性 類別4 2. 皮膚腐蝕/刺激 類別2 3. 嚴重眼損傷/眼睛刺激性 類別 2A 4. 呼吸過敏和皮膚過敏 皮膚過敏 |
![]() |
1. 呼吸過敏和皮膚過敏 呼吸過敏 2. 生殖細胞突變性 類別1A、1B、2 3. 致癌性 類別1A、1B、2 4. 生殖毒性 類別1A、1B、2 5. 特異性靶器官系統(tǒng)毒性一次接觸 類別1、2 6. 特異性靶器官系統(tǒng)毒性反復接觸 類別1、2 |
![]() |
對水環(huán)境危害類別 急性危害:類別1 慢性危害 類別1、2 |
安全短語 | 解釋 |
S1 | 上鎖; |
S1/2 | 上鎖保管并避免兒童觸及; |
S2 | 避免兒童觸及; |
S3 | 保存在陰涼處; |
S3/14 | 保存在陰涼場所,遠離(生產(chǎn)廠家指明的不兼容的物料); |
S3/7 | 將容器嚴格密閉保存在陰涼處; |
S3/7/9 | 將容器嚴格密閉保存在陰涼、通風良好場所; |
S3/9 | 保存在陰涼、通風良好場所; |
S3/9/14 | 保存在陰涼、通風良好場所,遠離(生產(chǎn)廠家指明的不兼容的物料); |
S3/9/14/49 | 保存在原始容器中,放在陰涼通風良好場所,遠離(生產(chǎn)廠家指明的不兼容的物料); |
S3/9/49 | 保存在原始容器中,放在陰涼、通風良好場所; |
S4 | 遠離生活區(qū); |
S5 | 將該物質(zhì)保存在生產(chǎn)廠家指定的適當液體中; |
S6 | 將該物質(zhì)保存在生產(chǎn)廠家指定的惰性氣體中; |
S7 | 保存在嚴格密閉容器中; |
S7/47 | 保持容器嚴格密閉,溫度不超過….°C(由生產(chǎn)廠家指定); |
S7/8 | 保存在嚴格密閉容器中,保持干燥; |
S7/9 | 保持容器嚴格密閉,置于通風良好的場所; |
S8 | 保持容器干燥; |
S9 | 保持容器在通風良好的場所; |
S12 | 不要將容器密封; |
S13 | 遠離食品、飲料和動物飼料保存; |
S14 | 遠離(生產(chǎn)廠家指定的不相容物質(zhì))保存; |
S15 | 遠離熱源; |
S16 | 遠離火源,禁止吸煙; |
S17 | 遠離可燃物料; |
S18 | 小心搬運和開啟容器; |
S20 | 使用時,不得進食,飲水; |
S20/21 | 使用時,不得進食,飲水或吸煙; |
S21 | 使用時,禁止吸煙; |
S22 | 不要吸入粉塵; |
S23 | 不要吸入氣體/煙霧/蒸汽/噴霧; |
S24 | 避免皮膚接觸; |
S24/25 | 避免皮膚和眼睛接觸; |
S25 | 避免眼睛接觸; |
S26 | 眼睛接觸后,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并征求醫(yī)生意見; |
S27 | 立即脫掉全部污染的衣服; |
S28 | 皮膚接觸后,立即用大量...(由生產(chǎn)廠家指定)沖洗; |
S29 | 不要排入下水道; |
S29/56 | 不要排入下水道,在危險廢物或特殊廢物收集點處置該物料及其容器; |
S30 | 切勿將水加入該產(chǎn)品中; |
S31 | 遠離爆炸物質(zhì); |
S33 | 對靜電采取預防措施; |
S34 | 避免沖擊和摩擦; |
S35 | 該物料及其容器必須以安全方式處置; |
S36 | 穿戴適當?shù)姆雷o服; |
S36/37 | 穿戴適當?shù)姆雷o服和手套; |
S36/37/39 | 穿戴適當?shù)姆雷o服、手套和眼睛/面保護; |
S36/39 | 穿戴適當?shù)姆雷o服和眼睛/面保護; |
S37 | 戴適當手套; |
S37/39 | 穿戴適當?shù)氖痔缀脱劬?面保護; |
S38 | 通風不良時,佩帶適當?shù)暮粑鳎?/td> |
S39 | 戴眼睛/面孔保護裝置; |
S40 | 使用….(由生產(chǎn)廠家指定)清洗地面和被這種物料污染的所有物品; |
S41 | 著火和/或爆炸時,不要吸入煙霧; |
S42 | 熏蒸/噴灑時,戴適當呼吸器(由生產(chǎn)廠家指定); |
S43 | 著火時使用(指明具體的消防器材種類,如果用水增加危險,注明“禁止用水” |
S44 | 如果你感覺不適,征求醫(yī)生意見(可能時出示標簽); |
S45 | 發(fā)生事故時或感覺不適時,立即求醫(yī)(可能時出示標簽); |
S46 | 食入時,立即求醫(yī)并出示容器/標簽; |
S47 | 保持溫度不超過……°C(由生產(chǎn)廠家指定); |
S47/49 | 保存在原始容器中,溫度不超過…°C(由生產(chǎn)廠家指定); |
S48 | 用……(生產(chǎn)廠家指定的適當物料)保持濕潤; |
S49 | 僅保存在原始容器中; |
S50 | 不要與……(由生產(chǎn)廠家指定)混合; |
S51 | 僅在通風良好的場所使用; |
S52 | 建議不在表面積大的區(qū)域內(nèi)部使用; |
S53 | 避免接觸,使用前獲得特別指示說明; |
S54 | 在排放入污水處理廠前獲得官方污染控制機構許可; |
S55 | 在排入污水道和水生環(huán)境前進行最佳技術處理; |
S56 | 在危險廢物或特殊廢物收集點處置該物料及其容器; |
S57 | 使用適當容器避免環(huán)境污染; |
S58 | 作為危險廢物進行處置; |
S59 | 參考生產(chǎn)廠家/供貨商提供的回收/再生利用信息; |
S60 | 該物質(zhì)及其容器必須作為危險廢物處置; |
S61 | 避免釋放到環(huán)境中,參考特別指示/安全收據(jù)說明書; |
S62 | 吞食后不要催吐:立即求醫(yī)并出示該容器或標簽; |
S14A | 遠離酸、還原劑、聚合催化劑保存; |
S14B | 遠離有機金屬化合物和金屬粉末保存; |
S14C | 遠離水、酸、堿保存; |
S28A | 皮膚接觸后,立即用大量水沖洗; |
S28B | 皮膚接觸后,立即用大量水、肥皂沖洗; |
S28C | 皮膚接觸后,立即用大量硼酸鈉溶液沖洗; |
S43A | 著火時使用干粉消防器材種類滅火(禁止用水); |
S43B | 著火時使用氯化鈉或碳酸氫鈉類型的消防器材種類滅火(禁止用水); |
S43C | 著火時使用石灰粉末、氯化鈉或干沙子滅火(禁止用水); |
S43D | 著火時使用碳酸鈉或干沙子滅火(禁止用水); |
S43E | 著火時使用干沙滅火(禁止用水); |
S43F | 用水滅火; |
S47A | 保持溫度不超過65°C; |
S50A | 不要與酸混合; |
S5A | 將該物質(zhì)保持在油中; |
S5B | 將該物質(zhì)保持在無氧液體中,如煤油、甲苯等; |
S6A | 將該物質(zhì)保持在氮氣中; |